“黑科技”亮相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“成都造”机器狗将守护国家公园
- 2025-08-22 11:23:03
- 825
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监测添“神器”
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与2025年8月19日在蓉开幕
论坛现场科技感满满
能巡逻、会“伪装”的机器狗
覆盖数公里林区的智能红外相机
可“穿透”树林的无人机吊舱
还有神奇的穿戴式测量“头盔”
一系列成都造“黑科技”组团亮相
未来还有望走进国家公园
能巡逻、会“伪装”“成都造”机器狗亮相
“你看,人坐上去也很稳。”在论坛现场,成都金泰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坐上自主研发的“机器狗”,运行状态十分稳定,“机器狗”并无晃动。
“这类产品主要是发挥巡逻巡检、普法宣传、托运物资等作用。”成都金泰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行业总监棋焱介绍,产品还能“伪装”成小型动物,实现与动物更近距离“接触”,拍摄效果也更好。
此外,棋焱还表示,“机器狗”目前已经应用到公安、应急、消防、医疗等领域,同时还包括学校教育、研学等。“我们将积极争取,相信在不久的未来,国家公园中也能见到这款‘成都造’的科技产品。”
建设自组网基站实现林区3至5公里监测全覆盖
通过红外相机的安装,野外动物的“身影”可以实现实时的监测,并及时传输回后方平台,对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。
“我们开发了红外相机自组网系列,可以在林区3至5公里范围内,通过便携的自组网基站实现网络覆盖。”论坛现场,海康威视林草行业总监王亮表示,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研发的红外相机,还升级配备了温湿度传感器,相比于单纯获取动物影像,该红外相机还可以获取动物栖息地的状况,了解栖息地变化,以及动物分布情况。
在野外,动物的“身影”往往是瞬间出现,如何能够实现快速捕捉?王亮谈道,该红外相机采用双PIR交叉感应技术,具有响应速度快、检测距离远的特点,真正实现20米距离触发,“同时,还采用先进的预录制技术,在PIR触发动物抓图前,相机按1fps的帧率进行预录像,实现PIR触发前影像的获取,快动物一步。”
据了解,该红外相机还集成了4K摄像头、北斗定位、倾斜防盗于一体,用于提供丰富的生态环境数据,并可以支持通过太阳能充电,实现充电状态的定时上报。
目前,该红外相机已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投入实际应用,目前在卧龙等地安设1000台左右,捕捉到大熊猫的“身影”上百次。
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监测实现更精准、清晰记录
“这是专门为国家公园林下动物监测所研发的无人机吊舱,配备了红外传感器。”武汉大学教授眭海刚表示,该设备可以从空中“穿透”树林,可在地面没有布置像控点的情况下,使用快速测绘吊舱完成地面数据采集,通过部署在高性能笔记本电脑上的快速测绘软件,实时输出航拍区域的正射影像及稠密彩色三维模型。
不仅是在空中,现场还有一款可佩戴的“头盔”,不少嘉宾十分关注。“这是一款穿戴式的测量系统,可通过穿戴在头顶,采集三维激光点云和彩色影像,快速获取周边环境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和全景数据。”眭海刚表示,随身携带电源可不间断采集,具备采集自检和异常提醒、无线监控、实时采集等功能,可满足林草资源调查与管理、林木类型与分布情况分析、三维建模等应用需求。
出品: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
- 上一篇:毛雪汪
- 下一篇:时代少年团爱你爱我手势舞